【实验室主任助理】
徐东,现为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山东大学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淄博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管理办公室主任,科技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导师。长期致力于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孵化研究,先后从事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器、校地(企)共建工作的建设、管理与研究。在科技研发和转化孵化工作中,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研究与建设项目 20 余项,主要包括:国家火炬计划、中央引导资金专项计划、省科技发展计划、省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计划、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计划等项目,到位研究建设经费7300 余万元。作为骨干成员先后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计划——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中心、山东省新药创制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中药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技专项、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建设与研究工作。在产业转化孵化工作中,先后主持、指导孵化培育医药科技创新型企业 41 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 家、“山东省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1 家;所负责的淄博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连续 5 年在科技部年度考核中评为A 级;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被山东省推荐为“国家级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 山东省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020 年荣获央视《匠心》栏目入选品牌和淄博市委、市政府授予的首批“淄博市城市发展合伙人”称号。在校地产学研合作工作中,建立了与国际接轨、面向全国的医药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和药物质量研究体系,常年为 500 余家医药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园所提供服务;牵头组织签订大型校企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 4 项,合同经费 5000 万元。.
【实验室顾问】
薛付忠,博士,生物统计学教授,现任山东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创新平台主任。1992 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1999 年获医学硕士学位,同年于山东大学科技处工作,2005 年获山东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2 年至今,担任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现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医学统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理论与方法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统计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生物统计学会中国分会(IBS-China)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方法与转化研究”、“健康/疾病风险评估与生命历程流行病学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组学大数据统计分析与系统流行病学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观察性研究的因果推断方法”等。创建以大数据因果推断为核心的健康大数据生态系统工程;陆续建立了 15 个健康大数据平台。研发全程式健康管理智能系统和“山大·华链健康大数据全栈式工程智能系统 V1.0”,在山东、北京、新疆等地示范应用。通过与北方中心合作,建立“一湖三台“大数据技术支撑平台;创建医学数学学科体系。先后主持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9 项,科技部“863” 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180 余篇,其中 90 余篇被 SCI 收录。获省部级奖 3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参编卫生部、教育部规划教材 3 部。
郑忠辉,研究员,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2005 年加入新华制药,历任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副院长,现任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究院院长。1971 年出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医学中心肿瘤药物研究高级访问学者,工程技术研究员,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引进人才,淄博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药学会化学制药工程委员会委员,抗生素与药物化学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科技进步奖药物化学评审专家,山东省政府医药生物发展顾问。淄博市博士创新联盟主席,是“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是淄博市大分子创新药物优秀创新团队领军人物。自 1995 年参加工作以来,共获新药证书 3 个、生产批件 4 个,完成新药申报 43 个,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申请发明专利17 项、获得授权 8 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 篇;组织团队承担“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及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5 项;搭建抗体偶联药物、小分子创新药物、国际化 ANDA 注册、一致性评价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做出突出贡献。
赵维,博士,山东大学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主任药师;英国医学杂志BMJ 儿科副主编;欧盟药监局儿科药物评审委员会、数据外推委员会、建模与仿真委员会常务委员、评审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省政府特聘专家。2005 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获药学学士学位,同年赴法国继续深造。2007 年获得临床药理学硕士学位,2010 年获得临床药理学博士学位。攻读科学学位期间,在巴黎狄德罗大学(巴黎七大)附属 Robert Debre 儿童医院进行临床工作。历任临床药理与遗传药理中心住院药师,主管药师。2012 年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同时兼任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儿科临床研究中心研究员。2014 年任儿童药物审评委员会常务委员。2015 年任建模与仿真委员会常务委员、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
1. 儿童药物临床试验:赵维教授与Jacqz-Aigrain 教授共同创建了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研究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以及 2,3 期临床试验。该网络目前已囊括了国内外多个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为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提供了临床支持。在研的项目包括,环丙沙星、氟康唑、阿奇霉素新生儿剂型的研发以及 2,3 期临床试验,万古霉素的 2 期临床试验,以及米卡芬净的上市后再评价。万古霉素和阿奇霉素的儿童临床试验计划书 PIP 已经通过欧盟药监局的认可。临床试验的数据将用于申请欧盟的儿童药物上市许可证PUMA。
2. 遗传药理学:结合发育药理学与遗传药理学,在肾移植儿童中患者中,系统研究了药物代谢酶CYP3A5 基因型对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确立了他克莫司在儿童患者中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评估了 UGT2B7 基因型对霉酚酸酯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阐明了 CYP3A5、CYP2C19 和PgP 基因型对他克莫司-奥美拉唑、他克莫司-阿莫地平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3.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开发适用于儿童的药物浓度测定方法。综合应用定量药理-遗传药理模型与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建立了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物等在儿童患者中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4. 定量药理学:综合应用动物模型,生理模型和成人药代动力学数据,预估药物在新生儿与儿童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首剂剂量。建立儿童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BPK)。
张明会,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药物研究院院长,全面负责药物研究院的研发工作,在药物研发管理、团队平台建设等方面有着三十年丰富的经验。
从事新药研发工作以来,带领团队开展了近二百个项目的研究开发,获得新药证书 130 余个,其中 47 个药物为国内首家或独家上市,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91 个产品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 39 个为国内首家,获批数量和速度国内第一。个人先后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 76 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 14 项,目前处于申请阶段的国内发明专利 19 项、国外发明专利 16 项。获得多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和奖励,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3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 项、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多项。曾被授予 2016 年度“杰出工程师鼓励奖“,2021 年度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2020 年度”影响济南“功勋科技人物奖,2017 年度获批“泉城产业领军人才”、“济南市企业管理先进工作者”、“济南市创新争先先进个人”等。目前担任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第一届“药物研发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市药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等。
孙强,博士,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常务副院长。曾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预防医学系,取得医学学士学位;2000 年于山东大学取得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医学硕士学位;2007 年于山东大学取得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学位。自 2000 年硕士毕业后, 担任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教,2002 担任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晋升为教授。2008 担任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2016 担任山东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并主持工作, 2020-至今担任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常务副院长。同时担任山东省药学会药物经济与政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经济会公共卫生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致力于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科研,承担许多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促进我国农村地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卫生体系干预评价研究,慢性病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研究,新医改背景下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研究,我国市场上药械组合产品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提出完善药械组合产品生产及上市后监管的建议,家庭远程血压监测在社区高血压控制中的应用,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果效果分析和 TOPSIS 综合评价,全省卫生计生财务队伍建设调查研究, 中国卫生人力发展研究等。致力于卫生经济与政策,主要致力于结核病、抗生素耐药方面的研究。相关科研项目包括中国全球卫生网络政策性研究竞争性课题, 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治理和重点国家的参与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动物与人类细菌耐药性相互影响传播与干预研究, SARS 防治成本研究,SARS 防治策略与公共政策公共财政政策和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研究,监管人员结核病服务可及性研究等。致力于药品质量监管事业的研究,其科研项目主要包括国家药品监督局国内外药品质量抽查检验制度比较分析研究,基本药物政策改革研究,药物价格政策研究,药品监管科学动态追踪。